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关于我省搭建创新设计服务平台的建议》(第0382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 编辑:科技厅_bgs
- 来源:省科技厅
丛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搭建创新设计服务平台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着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产业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2013年,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围绕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分子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省共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28个。三类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近500项,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337项,获得专利1615项。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组建13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依托东北大学组建基于超算云计算的信息技术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组建的辽宁省装备智能化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切实解决了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截至目前,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已与30余家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预计项目完成后,可为省内相关企业新增经济效益约35亿元,开发10种以上新产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8名、研发团队5个。依托沈鼓集团、沈阳铸造所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北方重工等省内产业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领军型企业组建了11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需求与科技研发的无缝对接,促进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升了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以沈阳比特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综合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2000余家。 2017年,深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平台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动态绩效评价,激发研发活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30个。
2、加强全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共享服务平台采集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信息数据,提供全省各类科研单位共享共用服务,推进辽宁省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平台入网单位达到107家,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采集达到1113台套。2016年,省财政安排用于发放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补贴175万元。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平台入网单位达到115家,3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数据采集增长不低于15%。
3、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积极出台和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措施。省人社厅制定台了《辽宁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宁省高技能人才振兴实施计划》等12个政策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待遇、奖励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明确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的补贴标准和列支渠道等方面形成了政策突破。二是构建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平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振兴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1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取国家资金6000万元,建成后每个基地每年将为企业培养2000名左右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获批2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建立6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省财政资助每个省级工作站10万元并为每个国家级工作室配套1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工作室(站)共确立创新课题87项,创造经济价值4.13亿元。实施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716项,管理、服务创新项目910项,开展技术培训、“师带徒”活动2.87万人次。今后,省人社厅还将与企业、行业一起制定设计行业专项职业能力标准,积极开展职业鉴定。引导并支持技师学院开设创新设计课程,组织开展创新设计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鼓励技工院校开展创新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4、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服务。一是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辽宁专利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传播专利信息的效能,增设法律状态检索、在线建库、在线分析、定期预警、机器翻译、失效专利信息检索等应用功能,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多层次专利信息检索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加快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全面推进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分布,省知识产权局先后组织开发了造船产业、镁质资源、重矿装备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煤矿安全装备及工程机械装备等26个专题专利数据库。并与江苏、大连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63个细分的产业数据库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创新设计提供技术情报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数据库,了解国内行业发展态势,竞争对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及专利申请情况,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纵深防线。二是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理念,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资金问题的困扰,去年我省已经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十个市开展试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各试点市按2:1进行配套,在全省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为我省中小企业凭借专利权质押贷款。2017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力争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全省质押贷款额争取达到50亿元。三是加强服务人员执业培训,提高服务创新设计的能力。围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新产业、新业态开展生物制药、软件专利保护等专题培训,提升专利代理等服务创新的能力,让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产权,为创新设计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提供法律保护。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搭建创新设计服务平台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着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产业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2013年,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围绕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分子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省共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28个。三类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近500项,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337项,获得专利1615项。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组建13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依托东北大学组建基于超算云计算的信息技术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组建的辽宁省装备智能化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切实解决了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截至目前,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已与30余家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预计项目完成后,可为省内相关企业新增经济效益约35亿元,开发10种以上新产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8名、研发团队5个。依托沈鼓集团、沈阳铸造所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北方重工等省内产业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领军型企业组建了11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需求与科技研发的无缝对接,促进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升了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以沈阳比特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综合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2000余家。 2017年,深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平台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动态绩效评价,激发研发活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30个。
2、加强全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共享服务平台采集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信息数据,提供全省各类科研单位共享共用服务,推进辽宁省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平台入网单位达到107家,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采集达到1113台套。2016年,省财政安排用于发放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补贴175万元。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平台入网单位达到115家,3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数据采集增长不低于15%。
3、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积极出台和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措施。省人社厅制定台了《辽宁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宁省高技能人才振兴实施计划》等12个政策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待遇、奖励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明确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的补贴标准和列支渠道等方面形成了政策突破。二是构建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平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振兴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1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取国家资金6000万元,建成后每个基地每年将为企业培养2000名左右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获批2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建立6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省财政资助每个省级工作站10万元并为每个国家级工作室配套1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工作室(站)共确立创新课题87项,创造经济价值4.13亿元。实施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716项,管理、服务创新项目910项,开展技术培训、“师带徒”活动2.87万人次。今后,省人社厅还将与企业、行业一起制定设计行业专项职业能力标准,积极开展职业鉴定。引导并支持技师学院开设创新设计课程,组织开展创新设计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鼓励技工院校开展创新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4、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服务。一是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辽宁专利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传播专利信息的效能,增设法律状态检索、在线建库、在线分析、定期预警、机器翻译、失效专利信息检索等应用功能,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多层次专利信息检索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加快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全面推进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分布,省知识产权局先后组织开发了造船产业、镁质资源、重矿装备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煤矿安全装备及工程机械装备等26个专题专利数据库。并与江苏、大连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63个细分的产业数据库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创新设计提供技术情报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数据库,了解国内行业发展态势,竞争对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及专利申请情况,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纵深防线。二是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理念,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资金问题的困扰,去年我省已经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十个市开展试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各试点市按2:1进行配套,在全省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为我省中小企业凭借专利权质押贷款。2017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力争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全省质押贷款额争取达到50亿元。三是加强服务人员执业培训,提高服务创新设计的能力。围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新产业、新业态开展生物制药、软件专利保护等专题培训,提升专利代理等服务创新的能力,让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知识产权,为创新设计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提供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