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31.7亿元,同比增长25.3%,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开局快、起步稳、势头好的发展态势。省科技厅从科技成果供给侧、需求侧、服务端同步发力,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要素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支撑、市场驱动、区域协同”一体化推进,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支撑科技强省建设。
一是加大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加快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上线高校、企业、金融等专区,形成科技成果挖掘、对接、转化机制。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搭建中试验证、创业孵化、科技园区等转化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卡点堵点。一季度高校院所省内落地转化千万级以上项目9项、成交额达7.27亿元,大连化物所、沈阳自动化所、沈飞设计研究所等一批高质量成果落地转化。组织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群主、产业链链主对接,持续产生重大创新成果,开发出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组、滚切式定尺剪等重大新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涉及光学、声学、材料领域3个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
二是聚焦企业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推进落实《辽宁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的若干措施》,联合省税务局推进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通过“一企一策”盯紧大企业,组织30家企业创建国家科技领军企业,通过与央企、国企设立联合研发计划等措施,有针对性的配置资源,加快企业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精准解决企业科技问题,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召开企业科技特派员出征大会,今年又派出813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奔赴生产一线,服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一季度企业省内实现转化项目1684项、金额48.3亿元。
三是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深化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组织省内高校院所制定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改革实施方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组织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开展项目对接、融资路演等活动30余场,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与市场化机制,发布中试公共服务事项195项、垂直大模型21个,开放科研仪器设备1万台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化服务。实施双向“揭榜挂帅”对接机制,首批发布重点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100项,加大供需双方成果转化效率。组织院士恳谈会、科技成果对接等系列活动,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省科技厅将聚力打造辽宁省科创品牌,锚定工作目标任务不放松,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带动全省科技系统奋力跑好二季度“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