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成立于1958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与光电信息技术。沈阳自动化所拥有正式员工14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600多人。沈阳自动化所在沈阳拥有南塔街和创新路两处所区。
六十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各部委及地方奖励300余项。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成功孵化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高技术企业。
199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着眼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着重开展创新研究,在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及自动化、特种机器人、先进光电技术与系统、无线传感与通信技术、机器人化工艺装备及智能产线等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大批成果,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2014年,沈阳自动化所深入贯彻“率先行动”计划,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围绕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形成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检测评估、标准制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今天的沈阳自动化所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条件、具有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队伍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等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的依托单位,主办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机器人》和《信息与控制》。沈阳自动化所拥有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培养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沈阳自动化所以为国家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为发展理念,向着成为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着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国立科研机构为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