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4年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夯实融合基础、抓住融合关键、畅通融合途径,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辽宁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是辽宁省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服务职能。中心聚焦国家战略和辽宁省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需求,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平台资源优势,深化创新要素汇聚、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推进创新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努力消除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完善“多链融合”创新服务体系与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效能和组织效率。结合政府引导与公益扶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打造技术创新高地、建设科技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中小企业好,经济才会更好。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2021年,辽宁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首次提出开展“多链融合联动—助力辽宁千企创新行动”,针对我省重点产业集群及区域科技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五大难题——政策把握应用难、科技需求提炼难、专家精准对接难、科技人才引进难、创新发展融资难,组建了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简称“服务团”)。
截至目前,已组建37支服务团,服务范围覆盖全省13个市及沈抚示范区。中心通过构建完善体系、整合多方资源、精心设计服务项目、培育专业团队、树立典型示范案例,同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全流程服务、制定多链融合服务团体标准,逐步探索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多链融合体系日益健全,服务团作用逐渐显现,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创新模式 “组团”服务
——以辽宁省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联合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征集技术领域、投融资、科技服务等专家及企业需求调研员575名,组成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专家队伍。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多链融合,推动了产业化水平的显著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重塑,实现了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进而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辽宁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服务团,并发布《辽宁省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管理办法》。同时还制定了《多链融合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建设与管理规范》《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能力调研指南》《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队工作绩效评价规范》3项团体标准。
在中心指导下,各市、县(区)政府部门或行业(企业)协会等单位结合重点产业集群和当地优势产业提出申请,由高校院所或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合作服务单位,联合组建服务团。
服务团团长由合作服务单位中具备丰富科技管理经验、具有企业管理参与经历,且与当地政府合作紧密的专家,或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服务团成员一般由10人及以上构成,包括技术专家、投融资专家、科技服务专家和企业需求调研员。
2021年至2024年,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经过申报受理、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组建了37支服务团(33支区域服务团、4支产业链服务团),紧密围绕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针对企业具体的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多链融合”精准对接服务。
首先,各地区管理部门联合高校院所专家,深入企业服务一线,针对创新发展中的技术瓶颈、融资障碍、政策困惑、人才引进难及产业升级挑战,服务团团长统筹协调,组织调研员与专家精准对接企业,系统整理企业需求。其次,依据企业需求信息,组织各领域专家精心制订解决方案,并及时反馈给企业。最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与专家深入交流,共同确定解决方案。
围绕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中心提出“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一项行动、打造一支团队、服务一批企业”的“多链融合”科技创新生态服务模式,旨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和跨界融合,加速达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打造一支涵盖技术、金融、管理、财税等领域,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创新服务团队。
此外,中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辽宁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融合对接服务平台,开展公益性精准对接服务工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激活全省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搭建企业与政府、高校院所及投融资机构间的快速通道;构建产学研市场化的紧密联结机制,驱动产学研三方紧密合作,共同奔向市场需求。
“我们旨在通过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资金链强化转化能力,人才链增强发展动力,政策链保障稳定性,实现多链协同互补、共生发展的目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协助地方引入高校院所的“创新链”“人才链”,对接投融资机构的“资金链”,解读政府部门的“政策链”,有效助力地方产业链创新发展,精准对接科技成果,确保成果转化无缝衔接,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挖掘难点 精准施策
——服务团围绕产业链发展,组织各领域专家575人,累计对接企业1379家,梳理企业需求1681项,有效解决企业需求704项,有效解决率42%;孵化企业50家;促成建立16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举办产学研金对接活动164次,促成143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转化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及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10项,金额总计6924万元。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18项、产品行业标准5项。
企业创新,各有难处。如何精准施策,考验着服务团的能力。
各服务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企业细致调研重难点问题,依托现有资源,提供精准对接服务。服务企业时,着重强调持续性和主动性,凭借自身实力,不断深入与企业的交流,协助企业排查疏漏,明确发展方向,精心策划,实现“一企一策”。
为助力企业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各服务团积极推广政策,培育企业,线上线下结合举办技术、人才、政策、投融资等培训138次,培训7000余人次。普及《科技进步法》、宣传解读高企认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企业等创新政策190项,挖掘优秀科技成果,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带土移植企业2家,获批揭榜挂帅项目2项,新型研发机构1家,帮助企业申请中央和地方科技项目6项,金额达1100余万元。
专家深入企业,精确识别并挖掘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辽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的沈阳市服务团,联合沈阳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成立了以沈阳海德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切割技术研究所,重点研究现代切割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海德水刀已成为水切割行业的全球领军者,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彰显了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
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组建的沈北新区服务团协助辽宁省国建质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获得2515项CMA认证,大幅扩大了企业标准化检测范围,该中心成为沈阳市最大供暖企业之一——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冬煤质量检测服务单位,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业内的影响力。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组建的果树服务团,深入农户、合作社、企业100余家,梳理出栽培技术及品质提升、病虫害防控、果品保鲜、品牌打造等共性问题57项。针对农户及企业面临的产业长期共性问题,服务团集聚了梨育种、梨栽培生理、梨树植保及梨果采后保鲜等领域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与论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组织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显著提升了鞍山南果梨及绥中县果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及优质化经营管理能力。
沈农食品产业研究院组建的食品产业链服务团与铁岭川顺食品公司联合攻关,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冷杀菌技术,成功解决了果蔬汁产品在常温条件下杀菌的难题,与传统的高热或冷冻杀菌技术相比,能够保持产品颜色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变,对企业食品开发起到技术引领作用。
省产研院分支机构服务团助力研究所和联合创新中心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帮助对接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资源50余项,梳理编制创新能力汇编、创新成果汇编等,推动沈农食品联合创新中心与开原经开区合作签约,绿色能源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与调兵山市校地校企合作。
无论是创新还是服务,离不开人才。几年来,服务团积极协助科技人才引进。目前,根据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已成功为企业培养或引进行业领域科技人才、科研团队247人,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辽宁工业大学组建的锦州古塔区服务团积极发挥作用,成功帮助16家企业入驻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当地新增了102个就业岗位。沈阳工程学院组建的输变电装备产业链服务团,推广“先导计划”预期产业化项目,约25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资金支持,推广2项新技术。全程指导服务50余名教师创办企业,2024年新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与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签订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引进博士后1名,旨在引领产学研科研示范创新基地与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建设,为我省打造清洁能源强省提供人才支撑。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始终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此,服务团积极精准对接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企业,有效拓宽了企业的投融资渠道。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融资对接方式,服务团成功破解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
现阶段,服务团通过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成功推动了79家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对接,有效解决了18项投融资难题,帮助14家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协议金额12580万元。同时,服务团还积极为多家企业争取到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低息授信,授信总额逾3000万元。在盘锦高新区,服务团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选定了11家装备企业作为资金扶持的重点,同时协助3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抵押,获得了1700万元的贷款。
省市联动 区域融合
——初步形成了“深入基层挖需求-聚焦目标寻对接—牵线搭桥促交流—跟踪服务助合作—多管齐下强宣传”工作模式,建立了“省市联动+整合资源+精准对接+高效服务”的工作路径,确立了以企业为“点”,服务团连“线”,多个服务团成“面”,“点线面”多链融合的发展战略。
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服务团深入区域,多领域布局,致力于畅通科技与市场通道,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省市联动,发挥地方主导作用。各区域的服务团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当地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为企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及投融资机构之间搭建起一座快速沟通的桥梁,促成产学研联盟的建立,推动地方产学研三方紧密合作,共同奔向市场、奔向需求。
自2019年起,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朝阳市人民政府、鞍山市人民政府及相关对口单位联合,在沈阳市、朝阳市、鞍山市举办了系列“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对接会。这些活动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辽宁省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举办成效显著,不仅促进了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和跨界融合,还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2021年千企创新行动及服务团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多链融合”对接活动已成为助力我省企业科技创新服务领域的品牌,持续不断地为我省建立以企业为“盟主”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立足区域,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服务团依托区域优势,全面拓展科技、人才、融资等多元化资源渠道,为重点产业及高科技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持。依托区域高校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库,加速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创新要素融合,构建特色鲜明的全要素科技产业链。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自2021年起组建了涵盖盘锦、营口及石油化工产业链的3个服务团,持续为盘锦、营口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了对两市的全面覆盖。研究院组织了150人次的专家团队,对接约300家企业,有效解决了155项企业需求。此外,与辽宁金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携手,共同创立了盘锦市氢燃料电池及储能设备产学研联盟;并与营口晨光植物提取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营口晨光天然植物色素提取工艺及设备产学研联盟。至2023年,服务团专家团队研发的国产液滑环已成功应用于南海奋进号,这标志着我国首台套国产核心设备在应用上实现了替代,有望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集聚资源,实现多领域跨界协同。推动区域产、学、研三方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内企业、高校、产业战略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实现技术、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的小规模聚集,以区域、行业为背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坚持横向联合,探索完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把区域内部形成的小规模“联盟”提升为跨空间、跨时间、跨领域的资源大规模凝聚,以服务团联盟形式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圈。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组建的抚顺顺城经济开发区服务团,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每月座谈会商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技术、金融、管理及财税等支持。辽宁华丰民用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抚顺市首个“黑灯工厂”,在顺城经济开发区服务团的全方位支持下,于2024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制造,标志着从传统手工生产向智能化生产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实现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而且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同时,解决了手工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问题。另外,该大学还派遣了3名专家,分别牵头为抚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三个区域提供专业服务,从而实现了对抚顺全域覆盖。服务团充分利用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依托顺城经济开发区,精心谋划构建工业互联网“掌上平台”,以此为核心,打造以企业数字化名片为特色的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区域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辽宁博仕低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组建的辽阳低碳服务团,推动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12家科研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了“辽宁无机纳米及功能材料产业中试验证孵化创新联合体”。在省“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成果和“辽宁辽阳博仕过程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中试平台”获批的基础上,针对无机纳米及功能材料的关键技术以及绿色高端装备的研发难题,组建了高层次专家团队,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建设无机纳米及功能材料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中试基地。聚焦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产业培育”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旨在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协同发展,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同时,中心推动各服务团广泛应用“多链融合”智慧对接平台,强化信息共享,完善创新运营体系,激活成果对接与服务众包机制,拓展全要素管理和区域创新子平台功能,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并深化应用服务场景开发,赋能第三方平台及服务机构,吸引本地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入驻。下一步中心将在省科技厅指导下,深入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双群”(产业集群与实验室群)、服务“双业”(产业与企业),加快推进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支撑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李 燕 常 红 本报记者 孔爱群